說起來有點尷尬,當我們看到樂樂的畫作時,其實看不懂這幅畫的內容。經過反覆的詢問、溝通,我們才逐漸了解,樂樂透過這幅畫想傳達的念頭,一個三歲孩子很難得會有的念頭。
這到底是一幅什麼樣的畫呢?
原來,樂樂在幼兒園裡學到「原住民族」這個 idea,回到家,就在瓦楞紙板上畫了一位原住民女生,而且是一個「妝扮成鳥的原住民女生」!她在身上戴了許多葉子羽毛做裝飾,臉部還塗上五顏六色的花紋。
我們覺得這個主題還蠻 cool 的。怎麼說呢?通常孩子的想法比較直接,會去畫一個概念比較獨立的事物,例如爸爸媽媽、動物、機器人等等。而這幅「妝扮成鳥的原住民女生」,在概念上卻兜了幾個圈,同時結合了人、鳥、妝扮三個概念,這是青鳥工房在讀圖時,覺得比較不尋常而有趣的地方。
另一個不尋常的地方,在於樂樂透過一個小細節所傳達出的想法。
樂樂很喜歡看繪本,他在看繪本時特別關切角色的親子關係,常常開口問:熊熊的媽媽呢?兔子的寶寶呢?
此外,樂樂曾聽媽媽說過,肚臍是將媽媽寶寶連結在一起的東西。所以在這兩個背景下,樂樂幫這位女生畫了黑肚臍;因為,她跟樂樂一樣,都是媽媽生的呀!
對呀,都是媽媽生的呀!
即使外表、文化、背景不同,源自媽媽的愛,卻是我們最大的共通點,讓我們能夠透過愛來相互交流,分享喜怒哀樂。
對於大人來說,這是理所當然到經常被遺忘的事,但對一個三歲幼兒而言,卻是很不容易的聯想與發現。透過一幅畫,我們看見人文關懷的種子,在他小小心靈開始萌芽!
緊接著,青鳥工房要面對的問題,就是該採用什麼創作策略來面對這幅畫?我們花了不少時間,設法從畫作裡提取線條,試著整理出這些線條所代表的羽毛輪廓,重新安排它們重疊的次序,以及傾斜的角度。我們的想法是讓這些羽毛,彷彿花朵般地綻放。
決定好次序後,由於原畫的背景是瓦楞紙板,造成頗為嚴重的色差,因此我們特別找來樂樂使用的蠟筆,重新校對顏色。當然囉,琺瑯的色彩表現,與蠟筆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差距,但我們的初衷,就是盡可能呈現原作者心中的繽紛色彩。
比對色彩的同時,金工製作的細節也沒有馬虎。未來將以金屬亮面呈現的部份,我們運用銼刀、砂紙,仔細地拋光修整,讓它光可鑑人。其餘的地方,我們刻意保留了一些紋路,填上透明琺瑯後,將會呈現迷人的光線折射。
青鳥工房一向很注重畫面的整體性,墜子頭隱藏在背面,讓項鍊不著痕跡地穿過。我們還加上滾珠邊與麻花線條裝飾,這是珠寶設計當中,最為古典、優雅的裝飾風格。
背面依照樂樂媽的要求,刻上名字與創作日期。我們想給樂樂一個驚喜,所以偷偷從畫裡擷取樂樂的掌印,將它刻在名字下方當作紀念。
樂樂畫的肚臍,我們鑲上天然的黑色鑽石,希望藉由這個小亮點,來標誌樂樂心靈成長的里程碑。
粉紅色身體位置,我們運用了特殊的溫度控制技巧,讓琺瑯形成結晶,折射出豐富的光影變化。
我們都知道,藍色加黃色等於綠色,不同比例的藍色,能調和出不同深淺的綠色。但在琺瑯藝術當中,完全不是這麼回事。釉藥是固體的礦物做成的,因此藍色與黃色的釉藥無法調成綠色,不同深淺的綠色,必須由不同種類的釉藥個別燒成。
例如剛剛提到的身體部份,橘色、粉紅色漸層,就是這樣一層一層,填色燒出來的。
但在羽毛的視覺焦點上,我們打破釉藥使用的常規,混合了青竹色與海綠色的釉藥,結合刻意保留的金屬紋路,讓它在陽光底下,如同一潭碧水,閃爍著粼粼波光。
我們超愛這件作品,燒成的當下,還在斜陽底下抿著嘴端詳許久!對青鳥工房來說,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。以往我們用琺瑯來點綴珠寶,這一次卻大膽地讓琺瑯當主角。不過這還沒完,往後我們會玩出更多有趣的作品!
後記:
媽咪剛結婚就有了樂樂,所以樂樂的存在不僅只是親子的羈絆,更是婚姻與愛情當中,最重要的一篇樂章。
樂樂這幅畫,除了媽咪,也有爸比的參與。樂樂睡著、沒畫完的部份,是爸比接手完成的。
在這結婚五週年的日子,親子三人共同完成這件作品,回想起每一天的酸甜苦辣、點點滴滴,別具意義!
青鳥工房 粉絲專頁
0 意見:
張貼留言